足球盛宴助力江苏城市国际“朋友圈”不断壮大
记者 张文婧 范玉贤报道
随着“苏超”赛事第八轮的激烈角逐,绿茵场上的精彩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。在这片激情四溢的战场之外,依托“苏超”搭建的平台,江苏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,其影响力也逐步扩大至国际舞台。江苏城市的国际“朋友圈”正在不断扩容,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资源。
激情开球——
“苏超”吸引外企聚焦盐城
8月3日,盐城队与常州队的比赛中,盐城奥体中心看台上出现了一个特别的“后援团”。通过盐城市举办的“跟着‘苏超’看盐城——百家名企盐城行”活动,跨国公司高管、上市公司高层及全国异地商协会组织相关负责人等100人来到盐城,观赛、谈投资、促发展。
德国亚曼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弗兰克成为看台上的外籍面孔。他对盐城队的精彩表现表示肯定,并对盐城的自信与活力印象深刻,期待与这座城市产生更多共鸣。近年来,盐城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正从零星化向多元化转变,合作对象从韩国拓展至欧美、东南亚、日本等地,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开始关注并走进盐城。
盐城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处处长郑波表示,盐城市商务局敏锐地捕捉到“以赛促投”的机遇,7月初便开始策划此次活动。活动得到了盐城市各驻外招商机构的大力支持,报名踊跃。不少人是首次来到盐城,他们对城市建设印象深刻,城市形象比预期更加现代,交通也更加便捷。
“苏超”开赛以来,常州已举办4次“外企友人看‘苏超’”活动,不仅为“新朋友”搭建了沟通对话的桥梁,也让许多在常投资兴业的“老伙伴”融入这座城市,找到情感上的连接和文化上的共鸣。
巧妙传球——
“苏超”助力跨国合作
在“苏超”第五轮常州队主场迎战南京队的比赛中,医沛生医疗器械制造(常州)有限公司总经理斐雷杜与SMC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海同在看台为常州队加油。赛后,一次绿茵场上的交流促成了两家产业链上企业的协同合作。
赛后一周,SMC团队应邀参观医沛生常州基地时,恰遇对方生产线突发状况。一个关键的水分离器部件需要紧急更换,若按常规流程至少需要7天时间。令人惊喜的是,SMC常州基地不仅备有合适型号,两家企业相距不足8公里。SMC技术团队依托本地库存与地理优势,24小时内就完成了上门调试,其中还包括“苏超”常州队球员俞耀——这位特殊的工程师让合作更具温情。两家公司签下年度设备维护合作协议,从此开启了产业协同深度合作。
这场始于绿茵场的缘分,不仅成就了产业链的“天作之合”,更展现了常州作为制造业名城的独特魅力。在这里,激烈的足球赛能踢出产业协同的“制胜球”,8公里的距离就能连接起跨国合作的广阔天地。
成功进球——
“苏超”加速“双循环”
“苏超”的火热不仅点燃了消费市场,更成为撬动投资的重要支点。赛事周边热销、餐饮住宿火爆,不仅带旺了本地消费活力,也让国内市场的内需潜力得到充分释放。借助赛事搭建的交流平台,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深入考察江苏城市的营商环境与产业优势,合作意向不断涌现,为国际循环注入新动能。
程俊杰认为,这种以赛为媒的模式,既激活了国内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,又架起了连接国际资源的桥梁,让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文体赛事的赋能下更加畅通高效。
数据显示,8月2日至3日,“苏超”第八轮期间,徐州、连云港、淮安、盐城、镇江、宿迁等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消费同比增长19.36%,游客量同比增长24.67%,其中主场城市接待客场城市游客量同比增长356.06%。
众多企业也敏锐抓住“苏超”带来的发展机遇,积极拓展发展路径。悦达起亚成为“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盐城赛区冠名商”,并冠名赞助“苏超”盐城队,将城市荣誉、文化认同和足球的拼搏精神深度融合。借助“苏超”影响,1—7月悦达起亚累计销售同比增长9.3%。
盐城市宏方玩具有限公司、东台市环宇玩具有限公司等玩具厂商制作了“鹿鼎记”等盐城队形象的玩偶,在“苏超”比赛现场布展售卖,企业还在计划利用自身外贸出口型企业优势,将这一IP玩具推向海外市场。
场内观赛,场外引资,常州巧用“苏超”赛事,搭建外商交流平台,推动观赛交流向产业合作转化。截至目前,常州组织的4场“常州外企友人看‘苏超’”活动,累计邀请20国250余名外企高管参与。
常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期将推出“全球CEO看‘苏超’”活动,重点邀请在谈项目投资方、外国商协会负责人等目标群体参与,通过“赛事+考察+洽谈”模式,实现“一场赛事带动一条产业链”的联动效应,持续提升常州投资“磁引力”。
“苏超”的火热氛围,不仅点燃球迷们的激情,更成为汇聚八方人气的“流量热点”,赛事传递的不仅是竞技精神,更是一座城市“文化传承与创新、体育与经济融合、政府与民商联动”的体现。当前,“苏超”正迎来流量转化的“新赛点”,如何让赛事聚集的人气真正赋能经济发展?程俊杰认为,“‘走进来’只是流量积累的第一步,更关键的是,通过持续深耕让更多企业扎根落地,让这份赛场热度沉淀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持久动能。”